海德(1958)的平衡理论 / 0

2022-05-02 13:59 194 来源 / 文 /

1、基本观点: 认为人们倾向于通过平衡自己与另一个人的态度与他们对某事件的态度来维持心中的相符一致。该理论通常用一个人、另一个人和一个态度对象来说明其观点。当出现不平衡状态时,人们倾向于把它改变为平衡状态,也就是说,不平衡状态会产生一种压力使人改变态度,以达到平衡状态

2、三种评价:第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评价;第一个人对态度对象的评价; 另一个人对态度对象的评价

3、 两种状态:认知平衡状态(要素之间的关系是一致的)和认知不平衡状态。

 假定有某甲、某乙、某件事:果某甲喜欢某乙,他们二人对某件事的态度又是一致的,或者某甲不喜欢某乙,他们二人对某件事的态度又是不一致的,这时出现认知平衡状态。

 反之,如果某甲喜欢某乙,他们二人对某件事态度不一致,或者某甲不喜欢某乙,他们二人对某件事的态度是一致的,这时出现认知不平衡状态。

4、 改变方式: 至于采取什么方式改变,平衡理论提出最少用力原则,去预测改变的方向。

  如某甲喜欢某乙,但二人对某件事态度不一致,某甲赞成,某乙反对,这是一种不平衡状态,改变的方法有几种:某甲可以设想他实际上不喜欢某乙,或者他实际上反对某件事,或者曲解现实,认为某乙实际上不反对。无论选择哪一个都可以达到平衡。这样选择依赖于容易程度,即最少用力原则。

5、 评价:平衡理论用极简单的术语来说明认知一致性的概念,并为态度的概念化提供了一个简便的方法;其不足之处在于:

A、在几种关系中只有正负的体验方向指标,而无强度指标,因而无法说明P在不平衡状态时何以会对某一方(如X)而不是另一方(O)采取改变态度去恢复平衡状态。这里很可能存在着强度原则,即从薄弱处着手去解决问题;

B、人际关系和态度的形成是一种很复杂的过程和体系,绝不会只是个孤立的三角模式。两个人对一件事持有不同意见可能发生不快或影响关系,但也可能不觉得不平衡,更不会影响到双方友谊。
[1]
ad
评论列表
{m:comment_list modelid="$modelid" catid="$catid" id="$id" limit="20"}
共0条评论
    {loop $data $v}
  • # {$v[username]} {date('Y/m/d H:i:s',$v['inputtime'])}回复

    {nl2br($v['content'])}

  • {/loop}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推荐阅读
ad
© ZMS企业高端官网建站